网站首页 > 投资时机> 文章内容

三大翻倍基金经理:2021年最看好这些投资机会

※发布时间:2021-1-7 7:39:3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三大翻倍基金经理:2021年最看好这些投资机会】基金君专访了赚了至少110%的三位公募基金业绩“领跑者”,分别为广发高端制造基金经理郑澄然、诺德基金研究总监罗世锋、华商万众创新混合基金经理梁皓。这些基金经理认为2021年后续仍有结构性机遇,估值驱动大概率将逐渐弱化,高景气度行业以及盈利高速增长的优秀公司将是2021年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中国基金报)

  一个充满波折的2020年过去了,一个崭新的2021年到来。站在年初这个关键时点,A股后续如何演绎?哪些黄金赛道更能领跑?市场风险在何方?这一系列的问题牵动。

  对此,基金君专访了赚了至少110%的三位公募基金业绩“领跑者”,分别为广发高端制造基金经理郑澄然、诺德基金研究总监罗世锋、华商万众创新混合基金经理梁皓。这些基金经理认为2021年后续仍有结构性机遇,估值驱动大概率将逐渐弱化,高景气度行业以及盈利高速增长的优秀公司将是2021年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广发高端制造基金经理郑澄然: 2021年A股预计仍会有结构性行情,但整体估值进一步扩张的空间有限。从企业盈利来看,中性假设下A股非金融的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20%左右的增长。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顺周期行业,有望会在盈利支撑下走出结构性行情。

  诺德基金研究总监罗世锋: 2021年仍然看好餐饮产业链、医疗保健、新能源等细分领域。主要还是基于我们对于产业链的紧密以及对于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趋势的判断,这些细分领域仍然处于高景气度状态,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华商万众创新混合基金经理梁皓: 中长期角度,以A股各行业核心龙头标的为代表的中国资产将是国内外资金加强配置的重点领域。A股市场增量资金还能否延续2020年相对积极的态势,是2021年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

  郑澄然:2021年宏观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经济复苏叠加再通胀。2021年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三方面:第一,上半年仍存在的供需错配带来出口强劲,并拉动相关制造业投资;第二,消费和线下服务业继续修复,尤其是后者的修复仍具有较大空间;第三,基建、地产投资走弱,但考虑到地产的库存水平仍然较低,地产销售维持的情况下,地产投资有望呈现一定的韧性。通胀方面,CPI和PPI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行,但幅度可能不会太大。

  货币政策预计会维持当前“温和退出”的政策基调。一方面,当前经济复苏趋势较好,叠加宏观杠杆率较高,客观上需要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另一方面,虽然经济逐步复苏,但力度相对温和,这也要求货币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健性,快速转向可能性不大。

  综合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来看,2021年A股预计仍会有结构性行情,但整体估值进一步扩张的空间有限。从企业盈利来看,中性假设下A股非金融的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20%左右的增长。其中,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顺周期行业,有望会在盈利支撑下走出结构性行情。

  罗世锋:2021年随着新冠疫苗的接种,全球经济大概率也将开始逐步恢复,整个经济的修复链条很可能将由国内结构性修复扩展到全球经济修复。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都了大量流动性,2021年经济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近期的中央经济会议上也指出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预计市场流动性仍将保持平稳状态。在流动性驱动下,当前部分行业的龙头公司估值提升较快,例如消费、科技等板块估值已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因而在业绩复苏的主线下,估值驱动大概率将逐渐弱化,高景气度行业以及盈利高速增长的优秀公司将是2021年关注的重点,食品饮料、医药、餐饮产业链、光伏、新能源汽车等细分行业都是值得重点布局的板块。

  梁皓:年底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重要,即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这意味着,相比2020年2%左右的实际P增速、13%的社融增速,2021年更高的P增速、中枢下行的社融增速已经可以使杠杆率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在这一定调下,主动的紧信用已经没有特别大的意义,货币政策更多是对疫情期间的非常规性刺激政策的有序退出,对市场的影响偏中性。

  虽然金融条件将确定温和转紧,A股2020年估值大幅度扩张的行情将面临较大挑战;但考虑到全球经济在疫苗落地后开始逐步复苏的局面,以及我国产业升级的长期趋势,2021年市场有可能更多是结构性机会。

  郑澄然:2021年影响市场的核心因素主要是有几个:经济复苏的持续性和强度、信用增速回落的速度。如果经济复苏趋势能够延续,上市公司盈利增速预期能够得到兑现,那么A股的估值压力就可以得到,这是2021年重要的利好因素。此外,“十四五”规划的具体内容会逐渐明朗,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具有供给壁垒的一些新兴产业方向,需求存在超预期的可能,这也是潜在的利好因素。如果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信用增速下行又超预期,则可能成为A股的利空因素。

  罗世锋:2021年疫苗在全球层面对疫情的控制情况及其对经济复苏节奏和力度的影响,大概率将成为影响2021年市场波动的主要因素,此外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以及疫情后流动性退出的节奏和方式,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走势。目前看这些仍充满较大的不确定性。

  梁皓:中长期角度,以A股各行业核心龙头标的为代表的中国资产将是国内外资金加强配置的重耿彦波简历点领域。国内存款搬家,北上资金卡位核心资产的趋势仍未结束,2019年以来资金的大幅流入直接抬高了A股的估值中枢,宏观流动性温和转紧的下,A股市场增量资金还能否延续2020年相对积极的态势,是2021年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

  郑澄然:潜在风险可能有几个:一是疫情的反复和疫苗接种的效果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目前一致预期是海外能够在二季度实现较大面积的疫苗接种,在此基础上,推演出海外经济2021年二季度之后出现明显修复。如果疫苗接种进度不及预期或者疫情本身出现超预期情况,那么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的逻辑可能会被。

  二是全球局势的不确定性。拜登上台后,市场预期中美关系可能出现阶段性缓和。如果外部贸易发生变化,则可能对科技等产业带来影响,这也是潜在的风险。

  三是政策和经济可能出现阶段性的错位。当前经济复苏的趋势较好,政策也在温和退出。到2021年二季度之后,如果出现经济复苏放缓,是否会有相应的政策进行应对,可能会阶段性扰动市场情绪。

  罗世锋:海外经济的复苏节奏及市场波动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潜在风险之一。目前全球疫情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海外疫情持续的时间可能会超出市场的预期。近日美国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20万例,英国报道发现新的新冠病毒变体,海外疫情再次出现反复的概率较大,这都将影响全球经济的持续恢复。此外,中美关系以及地缘的变化等因素,也可能是影响市场的潜在风险。

  梁皓:2019年以来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出现了系统性的抬升,部分行业龙头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历史经验看,在较高估值水平下,市场可能会放大宏观、中微观层面的一些利空因素,波动加大,短期跌幅超出预期。站在当前时点,宏观层面美联储对通胀的态度、国内紧信用的进程,中微观层面行业的高频数据,个股的业绩表现都有可能在某个时点成为风险的“催化”因素,但站在中长期角度看,事件性的杀估值在短期情绪过后或为较好的介入机会。

  郑澄然:首先是符合当前产业政策方向的行业。“十四五”规划稿、中央局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产业政策基本围绕“双循环”展开。具体来看,科技创新和内需提振是比较明确的方向,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行业包括大消费领域的行业和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相关领域。

  其次是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的行业。2020年中国经济复苏超预期的点主要在于出口,这背后是全球的供需错配。中国由于疫情防控得力,供给在疫情后快速回复,但由于海外疫情的反复以及财政支持方式不同,消费能力没有受损但供给能力迟迟没有恢复。这种供需错配下,很多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快速抢占全球的市场份额。其中,我们希望找到的是本身就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企业:短期的供需错配会加速其市场份额的获取,疫情后,海外供给的修复也不会导致其份额回吐。这类行业包括电子元件、化工、家电、汽车零部件等。

  罗世锋:2021年仍然看好餐饮产业链、医疗保健、新能源等细分领域。主要还是基于我们对于产业链的紧密以及对于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趋势的判断。这些细分领域仍然处于高景气度状态,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大概率可以持续的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

  梁皓:市场经过2年的上涨,整体估值有较大抬升,2021年可能需要看得更长远一些,优选有长远发展前景、成长性好、有核心壁垒的企业进行配置。虽然短期涨幅较大,但长期来看,这些公司仍然具有创造良好回报的潜力,比如医药、新能源车、等领域的一些公司,未来都将会持续关注。

  郑澄然:从宏观维度上来说,AH股的盈利紧跟国内宏观经济,没有显著差别,因此,经济复苏对AH股都会带来盈利上的支撑。不同的地方主要是两者对流动性的度不同,以及由于投资者结构的差异导致估值水平不一样。整体而言,我认为,A股、港股2021年大概率是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只是两个市场的优势有所不同,A股在大消费、高端制造等领域有着中国最优秀的公司,而港股在互联网等新经济领域有中国最优秀的公司,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方向。

  罗世锋:从港股上市公司结构中可以看到,目前中资股的总市值以及利润占比已经占到市场整体的80%以上水平。从整个基本面来看,港股市场基本面趋势与A股有较强的相关性,2021年港股和A股的基本面大概率都是处于修复向上的状态。从估值看港股整体估值相对A股低一些,但内部板块估值分化较为明显,部分消费、科技板块2020年估值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我们更加注重自下而上从行业及公司基本面角度去做投资,站在产业链的角度在A股和港股中做配置。港股市场近几年新经济的占比在不断提升,同时有些大消费的细分领域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些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投资机会。

  基金君:2020年以来,“黄金赛道”科技、消费、医药板块涨幅明显,如何看待科技和消费板块2021年的投资机会?

  郑澄然:科技和消费都经历了一轮估值扩张,估值分位处于相对高位。用过去5年的估值分位数来看,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消费类行业的估值处于过去5年几乎是最高的估值水位。科技内部分化比较明显,通信的估值已经出现明显回落,但半导体相关行业的估值相对较高。

  消费和科技行业要么是远期盈利确定性高,要么是远期成长空间大,这背后是较好的商业模式和供给壁垒。长期看,这些行业所处的都是相对优质的赛道,虽然短期估值比较高,但如果盈利可以兑现或者估值有所回调,配置价值还是比较高,毕竟在经济增速中枢下行的背景下,成长性和盈利的稳定性值得一定的“估值溢价”。

  罗世锋:我们认为高估值背后反应了市场对于高成长性、高确定性公司给予的估值溢价,2021年对这些行业基本面的验证将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消费以及科技板块中部分景气度较高的行业仍然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这些细分赛道未来市场空间广阔,站在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维度看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速,是值得长期布局的方向。不过,在个股层面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分化,部分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可能将面临估值回归的风险。

  梁皓:科技和消费是承载着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过去A股5-10年以来有哪些行业长周期跑赢市场,总的来看是消费和科技这两个大的板块。

  具体来看,消费的细分行业很多,有两块特别重要,一是食品饮料,二是医药。先来看食品饮料,国内高端白酒的行业空间持续快速增长,竞争格局非常稳定,龙头公司有很强的品牌溢价,护城河在不断加强的过程当中。从现在往后看,这个格局短期看不到有发生改变的可能性。而医药板块涉及的域特别广,既有消费属性又有科技属性。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比例的逐步提升,和消费升级带来的一些诸如身预、医美之类的新需求,医药一些细行业的龙头有望持续跑赢市场。

  对于科技板块,例如电子、半导体、新能源车等,都是符合当下国家科技战略升级方向的行业。当前我们正处于新一轮产业技术周期的起点,未来5G和AI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将切实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将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车等众多行业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相信这些领域未来也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

  基金君:您如何看待去年和2020年权益基金大爆发,背后原因是什么?对未来这类基金发展有何期待?

  罗世锋:近两年随着理财刚兑打破,居民财富配置开始逐步向权益基金转移,同时权益基金也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好的投资回报。从收益率来看,近几年公募权益基金的收益率整体较高,大幅超越大盘指数的涨幅,财富效应也进一步强化了居民资产配置的趋势。背后的原因是我国资本市场不断成熟,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在逐年提升,同时外资持续流入国内市场,使得A股整体投资也逐步向价值投资回归。我们认为未来这些趋势仍有望延续,权益基金的蓬勃发展大概率将是未来相当长时间的主要趋势。

  梁皓:居民存款搬家,理财方式相对有限是权益基金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背后更核心的市场背景是过去几年A股市场已经涌现出了一批行业格局不断改善,公司研发、治理水平非常突出的优秀公司,在科创板、注册制的推出后,A股市场的“优质供给”不断丰富,这和十年甚至五年前的市场局面有着天壤之别,在优质供给的吸引下,考虑到我国居民资产中权益资产的占比仍然较低,有理由相信目前这一趋势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