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名家专栏> 文章内容

名人 “铮铮铁骨写人生 翰墨飘香诉乡情”宝鸡书法家陈扶军

※发布时间:2019-7-11 7:18:5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都说“文如其人、字如其性”,宝鸡籍全国著名书法家陈扶军的字既野逸苍茫、气势宏大,又不乏隽永秀丽;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又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温婉。这源于绿色军营的历练,给了他一副铮铮铁骨;黄土地的,让他懂得了。

  陈扶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宝鸡市唯一一位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委员。但无论在艺术的道上走得多远,即使头顶的越来越多,陈扶军始终不忘自己是宝鸡人,始终有一份难以割舍的乡情。

  “父亲就是我书法的启蒙老师。”在陈扶军的记忆中,他的父亲温良恭俭,勤读诗书,写得一手好字。每到逢年过节或村中有红白喜事时,乡亲们就会登门拜会,请父亲写对联、请帖,看着乡亲们对父亲的那份,幼年的陈扶军满是自豪。在父亲的指导下,陈扶军从5岁开始描红习字,书法。

  作为启蒙,没有过多的苛责,正是父亲的“放手”,才让陈扶军在习书上良多。他记得,孩提时,家里有一个常常被父亲锁住的小木箱,自己一直好奇里面装的是什么。一日下雨天,屋外有人急寻父亲,他走时忘记锁上箱子,陈扶军忙跑过去看看里面装着啥?笔墨纸砚、印色字帖,还有刻刀和刻石……“这些就是父亲的宝贝?”在陈扶军拿起“宝贝”把玩时,父亲走了进来,“哐当”——他手一松,把两块刻章的石头摔烂在地上。陈扶军想:“坏了,这顿打是跑不了了。”但没有想到的是,父亲并没有责罚年幼的他,只是俯身捡起了摔坏的石料,小心放进了木箱。“这个场景一直在我脑海里回放,为什么父亲没有我?”成年后的陈扶军意识到,这种宽容实际上是在引导自己。

  爱字,就好好写字。陈扶军说,自己从小在墙上涂画,拿石头刻字,父亲看他对写字产生了兴趣,便教给他一些写字的知识,并让他日练百字。13岁时,陈扶军的大字就在村里小有名气,连里修水库、修桥,都请他来题写库名、桥名。可以说,正是经过父亲的循循善诱,陈扶军逐渐了书写的规范,并下定了在书法之上走下去的决心。

  16岁那年,部队来到扶风高中接兵,接兵干部看到学校办的黑板报后,被的大字所吸引,便打听起写字人的情况。而这个大字,正是出自陈扶军之手,也因为字写得好,年少的陈扶军被破格应召入伍。梦见掉头发

  初到部队,陈扶军常到炊事班帮厨,当时的并不具备练字的条件,但不写字又会手痒痒,他只好在帮厨的间隙,端上一盆水,捡起树枝做笔,蘸上水,趴在地上横竖撇捺的写字。一次,陈扶军帮炊事班宰鸡,无意间抓了一把拔下的鸡毛,蘸上水写了几个字,感觉挺顺手。于是,他把鸡毛收集起来,按长短、软硬做了五六种鸡毛笔。连里的同志见陈扶军这么,特意送了他几瓶墨,又帮忙收集废旧给他练字。苦中不知苦,难中不知难。部队的生活,了陈扶军责任担当和,凭着刻苦勤学的一股劲。后来,陈扶军又先后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进行专业学习,他的书法有了大飞跃。

  上世纪80年代初,陈扶军用一个白床单,背上几年创作的50幅作品,来到书坛泰斗、师范大学教授启功先生的家中。当时的陈扶军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启功先生听说有个来自西北,喜好书法的年轻人来登门拜访,便放下了手中的活,请他进了门。陈扶军将自己的书法作品向先生请教,启功先生一一过目、品评,还给陈扶军讲了许多关于书法创作的知识,这次交谈进行了40多分钟,这也是陈扶军习书以来,第一次得到著名书法家的指导,启功先生的亲切和博学,让他受教一生。

  多年来,带着对书法的虔诚和,陈扶军还先后拜访了舒同、沈鹏、李铎、欧阳中石、刘艺等一批名家,不断追求书法技艺的提高。

  从17岁第一次在部队大胆办书法展,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再到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展出作品;从一个爱好书法的青年步入中国书法家行列,三十多载,陈扶军佳作迭出,成绩斐然,其名不断叫响于书坛艺界。

  中国书协顾问、著名书法家钟明善先生曾说:“陈扶军是书法文化的教育传承人,是胸怀故乡的艺术家。”从2010年起,陈扶军在扶风家乡的柳叶堂老宅办起一个书法高研班,定期招收有一定习书功底的书法爱好者来这里提高,为宝鸡书法发展输送人才资源;2010年9月,宝鸡市举办首届“翰墨石鼓”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陈扶军欣然应邀参加,并连夜写就一副对联作品寄回家乡,他说这是家乡的,他无论如何都要赶到;2018年4月1日,陈扶军从赶回宝鸡,应邀参加宝鸡发展大会,为宝鸡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无论身在何处,宝鸡的发展是陈扶军时刻关注的话题。陈扶军说,宝鸡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比如扶风县的周原遗址,这是华夏文明之源;横渠先生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开太平”的思想,丰富发展了文化和民本思想;苏轼凤翔任职时,在东湖创作诗歌《东湖》的家国情怀,至今影响着一代代中华儿女;麟游县九成宫醴泉铭碑、青铜器铭文等蕴藏了巨大历史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这些都是待开掘提炼的一座座文化富矿,都可汇聚成推动宝鸡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新动能、巨大创造力。

  文化是宝鸡社会发展的软实力,是创造活力的“催化剂”。陈扶军认为,一个好的旅游产业和品牌可以同时带动强化投资消费和贸易这三架拉动经济发展的马车。宝鸡必须抓住传承发展优秀文化,真正把优厚的文化资源,深深地镶嵌到独特的旅游资源中,真正地把优秀的传统文化镶嵌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中,让宝鸡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宝鸡新闻网记者 张帆)

  财成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