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财富人生> 文章内容

IP淘金时代综艺节目混战 至少有8成会变成炮灰

※发布时间:2018-3-29 7:24:5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腾讯视频综艺部总经理马延琨的时间是按小时排列的,这样的状态势必成为其猴年的常态,因为腾讯综艺市场将全面崛起,出品包括《约吧!大明星》、《你正常吗3》、《RUN快跑!》、《拜托了,冰箱》、《搜神记》(观剧)、《放开我北鼻》等在内的至少12档节目。

  与此同时,其他网络平台的自制综艺节目每家也在10~20个之间,再加之电视平台的节目,2016年综艺节目在几百个左右。

  综艺节目市场为何如此疯狂?疯狂会刺激原创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部分综艺节目的幕后推手,或许从他们的故事中能知道些许答案。

  “我们必须得做综艺节目,因为在互联网上,综艺节目占据的流量与用户常大的,这一点勿容置疑,无论是还是互联网,综艺节目是除了电视剧以外最大的一个类别。”马延琨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这一观点透漏出两个信息,一是无论哪个平台,电视剧还是平台主角,二是这位“吸睛大王”地位已受到一定。

  “中国电视剧已走过近60年的发展历程,后40年才逐步转变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尤其是1991年电视艺术中心在《编辑部的故事》制作中引入随片广告和企业赞助等商业运作方式以来,中国电视剧行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影视剧制片人王璐告诉本报记者。

  2009年,在全国1974个电视频道中,播放电视剧的频道有1764个,占总数的89.4%,全年电视剧播放量已超过500万集(包括)。但在当时电视剧占据绝对地位的大背景下,综艺节目的数量并不多。

  1990年,《文艺天地》(后改名为《综艺大观》)算是一个标本式的电视文艺晚会栏目,该节目后平均收视率达18%,平均每期收视人数达2亿。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消费娱乐的主题越来越明显,但承担着寓教于乐的《综艺大观》等老牌综艺节目开始呈现疲态。1997年,《快乐大本营》等简单娱乐类综艺节目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王璐表示。

  值得一提是,1999年,国家明确提出了广电领域要进行市场化,一个标准就是到了1999年中国所有的省级卫视全部完成了“上星”,与“上星”同时提出的是“制播分离”,这种市场化的逻辑让制作领域充分竞争,不仅刺激着几千家影视公司再次进入电视剧领域,2000年,全国电视剧生产量为1870部,其中制作的只占10%。

  竞争同样也带来了综艺节目的制作。1999年,由光线传媒制作的内地第一档娱乐资讯节目《娱乐现场》诞生。2003年,随着地区体制机制的进一步深化,光线传媒、世熙传媒、唯众传媒、欢乐传媒等一批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迅速发展。

  “当时有多少档综艺节目没有具体的统计,但我印象中,最火的一年有30多档综艺节目,而李霞、舒高、何炅、汪涵、李湘、李咏等一批主持人正是在这个阶段崭露头角并逐渐成名。”王璐表示。

  一是制作数量。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共计469部14942集,平均每天生产电视剧40集左右。如果再算上同意备案公示但最终未获得发行许可的,2011年的电视剧更是多达1040部33877集,即便按照只有20%的比例算的线集。而综艺节目多为周播,即便按照最火爆的30档算,生产也不过1440期。

  二是采购价格。有数据显示,2011年,电视剧采购市场为100亿元左右,综艺节目的采购价格并没有公开数据,但按照中等的制作成本3000万算的线亿,加之三倍的销售代理空间,也是几十亿。

  三是广告收益。非数据显示,国内许多70%的收益来自于电视剧的广告。以2010年为例,电视广告收入为797亿元,其中电视剧广告收入约占电视广告收入的50%,即约400亿元。虽然2010年是综艺节目发展的阶段,但排名靠前的前20名的综艺节目的广告收益约为几十亿元。

  第三方数据显示,2010年,电视综艺节目类型以10%的市场份额高居榜首,电视剧、新闻等类占据9%,而这个榜首在2011年依然保持。

  2011年10月11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广告管理的通知》,11月28日,其又下发《〈电视广告管理办法〉的补充》,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广告。

  有不完全统计,这一让电视广告收益损失在200万元左右。在广告收益的压力之下,一方面购买精品剧,一方面开始综艺节目的制作,尤其加大购买海外节目的版权。

  某地方卫视内容总监曾向本报记者表示,相对于自主研发综艺节目,引进国外成功或成熟的节目模式成本低,而且也能给卫视带来稳定的广告收益。

  2015年,《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等近十档综艺节目成为广告界的宠儿,本报记者统计发现,这十档节目的广告收益共计近100亿元,其中两档节目一季的收入就是一些地方卫视一年的广告收益。

  2014年,电视剧的量稳居第一,占57%,综艺节目紧随其后,占15%。同年,电视剧的收视、微博提及比重分别达到49%和40%;综艺节目比重虽只有15%,但收视占比达20%,提及占比更超五成。抢眼的收视和话题效果有理由让此类节目被分配到更高的播放比重。2015年,受“一剧两星”政策影响,综艺节目更以“爆发式”增长,当年综艺节目达200个左右。

  2013年,网络开始在自制综艺节目上小试牛刀。到了2015年,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数量高达96部,相较于2014年,在数量上实现了104%的增长,而且节目类型涵盖语言、音乐、户外、生活实验、亲子等多方面,呈现出更加多元化趋势。从播放量来看,2013年底网生微综艺的播放量只有7亿次,2014年底20亿次,去年已超过40亿次。

  本报记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韩国、荷兰、英国等节目版权输出同样也达到了新的,一家韩国的版权公司负责人表示,两年前他们公司每年只能卖出1到2个节目模式,但去年卖掉了六七个。

  “但节目还是要适合互联网需求的,我们团队也一直不断地在探讨,因为网民与用户变化非常大。”马延琨表示,“比如最初阶段,并不是所有的综艺节目都适合网络平台,像《快本》、《快男》这些类型的节目在互联网也不错,原因在于这些节目围绕着年轻的用户在做,互联网用户还是年轻的,而且比较接地气。现在略有不同,像《好声音》、《跑男》、《爸爸去哪儿》这样的节目能够在两个平台都播得都非常好,原因是他们除了娱乐性以外,还有意义,也可以理解为有意思。”

  《拜托了冰箱》是韩国JTBC制作放送的一档料理类脱口秀综艺,节目方式是嘉宾和自己家里的冰箱一起到节目现场,八位厨师直接使用冰箱里的原材料,两两对决,用最常见的食材在15分钟内做出美食,该节目的收视率在韩国曾连续一个月排第一。

  “这个节目有意思在于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美食节目,而是比较偏语言类。语言类节目在互联网平台如果做好的话,还是有其独特价值的,语言类节目也容易输出一些价值观,以此嫁接了明星采访与美食。”马延琨说。

  《我是歌手》和《爸爸去哪儿》时期的中韩合作已让韩综模式输出者尝到甜头(某引进的真人秀节目在内地引发收视狂潮,使得版权方获得约300亿韩元利润,一度借此扭亏为盈),韩国JTBC也希望《拜托了冰箱》这个IP能够在中国有更大的价值,能够成为一下一个《跑男》,于是双方在两个月内就签约成功。

  原版《跑男》是韩国SBS的一档王牌节目,由刘在石等艺能性极高的艺人担任主持人,浙江卫视重金引进版权后,并未照搬,而是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韩国方面提供人员分配、拍摄流程、效果制作等详细介绍、全程协助拍摄,在保持“团队服装”、“名牌”、“铃铛道具”、“摄影跟拍”等原版温情元素外,还增加了本土化的创新以及周边文化产品的开发,最终使得《跑男》取得收视率、影响力与广告收益的多赢。

  一档综艺节目明星是不可或缺的,马延琨将《拜托了冰箱》的制作想法与何炅沟通后,何炅表示非常喜欢,两人算是一拍即合。对于此次合作,有网友最初并不理解,认为“如果有美食的话,会做饭的汪涵似乎更适合。”

  马延琨则认为,《拜托了冰箱》和普通的美食节目不一样,引进版权并非照搬。“韩国有西餐、韩餐、中餐、日餐,而我们有八大菜系,你要是把它变成一个纯美食节目,你会发现这件事情搞得很复杂。现在有多少人去想菜系这个事?年轻人,根本就不懂,只知道说好吃不好吃、好看不好看、好做不好做。”

  另一方面,《拜托了冰箱》是将明星的冰箱原封不动拉到拍摄现场,通过冰箱将人的故事和食物的故事做有趣的结合,大家即能了解美食,也可以通过冰箱来深扒明星生活习惯以及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何炅也表示,“冰箱常非常重要的载体,是一个非常私人化的表现,用什么牌子、什么功能、新旧程度、外面的冰箱、里面的摆设情况,即能映射主人的性格也容易主人的小秘密,真的非常私密。”

  此外,何炅自己是明星又不太会做饭,再加之其本身也是语言类节目中出类拔萃的主持人,无论哪一方面,都会引发网友的共鸣。

  至于嘉宾的选择,是否选择一线明星?马延琨认为,“我们倒是觉得现在的节目未必一定要是大明星,关键要挖掘出属于我们的嘉宾独特的价值,这远比你去找一个大明星更重要。”

  “他冰箱里有过期的食品,包括何炅自己家里的冰箱也好不到哪里去,明星的真实状态如此,我们白领又如何呢?其实,中国人现在生活质量挺差的,所以我们在某些程度上也是用一个冰箱来重新看一下中国人现在的生活本身。”马延琨表示。

  一切如最初的期望一样,《拜托了冰箱》引发网友的共鸣,目前的点播量为2.6亿,而且广告收益不错。但要达到《跑男》的效果,《拜托了冰箱》第二季还需下更大功夫,毕竟整体与《跑男》已有不同。

  《跑男》当初面对的是30多档综艺节目的竞争,《拜托了冰箱》则要面对几百档综艺节目,更有一种说法,今年的综艺节目高达400档,排名靠前的制作成本都已达千万级以上,有的高达上亿元,几家互联网公司为此准备的子弹也相当充分,都在几十亿(包括自制剧)。

  “假设中上等投入成本在5000万元到3亿元之间,广告等相关收益至少上亿元,如果以这个作为衡量标准的线档线档这样的节目就不错了,只这样整体估算一下,至少有8成综艺节目都成了炮灰。”王璐认为。

  如此“风魔”下,几十亿的投入是泡沫还是能对我国学习国外先进节目生产机制的刺激?尤其是《好声音》最近引发的版权战役更让内容生产者意识到,引进版权的风险同样巨大,自主创新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自主创新在2005年左右就已提过,但也只有个别台投入制作。即便有好的点子,但跟风更流行。比如爸爸去哪儿一出来,亲子类的节目就有几十家,多少年了,国内的情况基本属于火一档节目,则会有一档节目死掉,如此,谁还会创新?”上述内容总监表示。

  日前,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宣布韩国MBC前娱乐部部长、曾操刀《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韩综的金牌PD(制作人兼导演)金荣希为核心的制作人团队正式加盟。公司高管也表示,金荣希制作团队的加盟将打破国内综艺完全被韩综模式套牢、过分依赖艺人名气的瓶颈,也为打造适合中国本土化的原创模式提供了无限可能。除金荣希以外,此次被挖来的还有MBC及韩国其他知名电视机构的六大PD。

  “邀请韩国团队合作开发原创模式,进入了中韩合作3.0时代,希望能够从根本上扭转对原模式的依赖。”王璐认为。

  d5gt.cn 指纹膜 共享纸巾机 赛车群 欢威 www.k6c8j.cn www.81pdp8.cn 特价团 德国塔诺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