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力峰院士 人物档案: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担任ACS Nano, Chem. Commun., Small, Acc. Mater. Res.等学术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编委。2016年获美国 ACS Nano Lectureship ;2017年获IUPAC 化学化工杰出女性;2020年先后入选为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以及中国化学会首届会士。
沈其荣院士 人物档案: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科学学院教授,现任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有机(类)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曾任国家973计划首 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领域主题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资源与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农业农村 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组组长等职务。
蓝羽石院士 人物档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军事指挥信息系统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建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1项、二等1项、国家技术 发明二等1项,出版著作5部,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获全国五一劳动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滕皋军院士 人物档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和介入中心主任,江苏省影像与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3项,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10余项。
11月18日,两年一次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江苏共16人当选,占全国总数超10%。这些新晋院士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攀登 科技高峰,为奋进新征程凝聚磅礴的科技力量。本期《科技周刊》走近部分新晋院士,走近他们的科研人生,聆听他们新的赶考奋进新征程的新愿景。
任弼时的子女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州大学教授迟力峰是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元老级”的教授。她紧跟世界脚步,30多年如一日地钻研,始终保持原始的好奇心探索世界。
“我也是当天早晨才正式得知自己当选为院士。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次学术上的承认,也是多年努力的一次认证。” 迟力峰说,当天一大早就收到了很多同行和学生的祝贺信息,得到大家的认可是一件“幸福的事儿”,更是一种鞭策。
“我想应该感谢苏州大学的支持,也希望接下来能为学校做出更多的科研。”回国之前,迟力峰在待了20多年。“当时我在那边带了很多中国学生,也会 时常考虑,有机会要回国从事科研工作,也能更好地照顾父母。” 迟力峰说,其实在来到苏大之前对苏州完全不了解,但学校的引才力度很大,“让我觉得,我需要的工作条件是完全能够满足的。除此之外,苏州的人文也特别 吸引人,人文底蕴厚重,城市规划也很好,特别是我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畔,整体很好,很适合生活。”
不断攀登科学高峰,迟力峰一直觉得,做科研保持好奇心很重要。“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做科研的人最原始的动力,是每个人从童年时就具备的。只要有足够的原动 力,不去磨灭这一点,就能从童年一直保持到长大。” 迟力峰说,当然,光有好奇心也不行,还要懂得,什么事都不会一帆风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能够下去,懂得去发现问题,要去学会思考,提出问题并解 决问题。
“当然,对于做科研的人来说,兴趣和热爱是最重要的,是的底气和力量源泉,只有热爱才能投入其中。” 迟力峰说,科研没有8小时制度,只能不断努力。工作如果成为了爱好,就不会感到枯燥和疲劳,当认为自己还有创作力的时候,就可以一直做下去。
迟力峰目前主要在物理化学领域从事表界面组装及反应的研究。“一方面,我做基础研究,过去9年在苏大集中进行在表界面的组装和反应是如何发生的; 另一方面,我同时也在做表界面的调试。”她说,很多人会觉得物理化学枯燥,但在她看来却有无穷的乐趣。“当我看到在表界面上有那么多行为,会觉得它们 很聪明,通过眼睛去会觉得是很神奇的事情,所以我在实验室是很享受很快乐的。我后续会继续保持大的研究方向,同时希望扩展领域,把之前想做却没有条件 做的事情开展起来,往基础应用的方面,投入更多力量。”
“化学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创造新的物质,所以做有机的反应,才能创造新的物质。我的研究领域,就是把化学反应拿到一个非常特殊的下来做。” 迟力峰说,从创造新物质这方面来讲,是和整个化学相通的,只是我们的仪器不是常规用作发育反应的仪器,所以化学反应是希望能够解决一些比较本质的问题。 “此外,为什么我一直提表界面,因为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实际上都是和表界面有关,包括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都有表界面,从广义上讲,表界面是一个无处不 在的东西。”
“学校对纳米学院的投入力度很大,像我们正在使用的这些仪器,一台就价值几百万,让我们在后期做项目时有了良好条件。”迟力峰说,来自学校的支持,为大家 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科研和成长乐土。“对于更多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要少一些功利、多一些追求,要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并且脚踏实地去做好每件小 事,保持最原始的好奇心,去不断探索世界,这些是很重要的。”
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他还在田间地头。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的时候,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科学学院教授沈其荣正在该校白马教学科研实验,手把手地带领团队做果树的秋季基肥。
“提高土壤肥力是提升作物产量、品质、口感的关键,这也是40年来我们团队科研探索的初心。”沈其荣说,他们研发的这种肥料,一方面让土壤中现有的好 的微生物生长得更快,另一方面想办法引进土壤中缺乏的其他好的微生物,让它们进入土壤后能够“如鱼得水”,心地投入培肥土壤的“工作”。
近40年来,有机肥与土壤肥力研究是贯穿沈其荣院士团队科研探索的中心线——将传统的农家肥资源研发成商品有机肥,让农民能够像化肥那样方便地有 机肥,这一方面能有效土壤酸化和调控土壤微生物区系,另一方面能大量消纳农业废弃物,消除农村污染隐患。
“关键的科学问题就是解开土壤的生命密码。”对由他提出和其团队实施的“调控土壤微生物区系”新思,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和良好评价的新思及其实践,取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团队研发的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技术工艺被全国660多家企业采用,研发的土壤熏蒸与生物有机肥联用防控土传病害综合技术效果显著。
在师生和同行眼中,沈其荣是个不折不扣的“魔法”教授,因为他的工作就是将农田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变废为宝,用来调控土壤的微生物区系,一头破解了长期困扰农业生产的污染,另一头又能显著增强土壤肥力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沈其荣常对团队里的年轻人讲,“我们的研究就是围绕‘有用’和‘有理’。‘有用’是指科研要围绕国家和社会所需,切实破解农业生产上的难题、持续改善土壤、生态和;‘有理’就是探究背后的科学问题,为什么有用的机制、机理。”
在沈其荣看来,一个Ph.D(Doctor of Philosopher)就应该用哲学思维去看待和分析自然界的事物,也就是凡事都能一分为二地辩证看待,当然,如果也能用这样的思维去面对社会和人生,那就更能自己,活得更加从容、开阔。
“当选院士是新的起点,也是很好的激励与鞭策。”沈其荣说,他正带领团队续写“土肥”故事。在他看来,真正的科研是靠兴趣和爱好来驱动的,真正的科学家是 为了自然界的奥秘,并将这种理论再成自然界的技术或产品。农业资源与学科不仅要关注食物足量和安全生产,更要研究和开发土壤资源可持续利 用和水土的技术与机制。
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蓝羽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也是第二十八研究所建所近60年来第一位院士。
身为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科技委副主任、第二十八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他长期工作在国防科技一线,从事军事指挥信息系统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建设。先后 主持承担多项国防重大预研课题、国防973项目研究,提出网络化指挥信息系统体系架构自主适变理论方法,主持研制成功多项军队重大指挥信息系统装备,获国 家科技进步一等1项、二等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多项。出版著作5部,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获全国五一劳动章、全国优秀科 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国防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追求,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做工作”,这是蓝羽石对年轻科研工作者提出的期待,也是他40余年来一直践行的。
1982年,蓝羽石从山东大学毕业进入二十八所,一直工作在科研与工程一线年代以来,我国面临的空天日益严峻,蓝羽石聚焦体系作战能力生 成,主持研制成功多项重大系统装备,从根本上解决了系统建设“烟囱林立”的难题,探索出了一条系统研制建设的新径。当时系统研制出来,除了技术本身的难 关,还面临着适应部队编制和交付谁使用的风险。蓝羽石带领团队,以“看准一条,必须要到底”的,自己先干,先做起来,让技术研究与部队实际需求 相结合,落地生根,生长起来。首批系统交付部队使用后,系统好用管用,受到极大的欢迎。
做了几十年的军事信息系统,蓝羽石说:“别人说,你们总体‘用一张纸、一支笔、一台计算机,就把信息系统做出来了’,但这么说也没错,我们最核心的关键技 术就在里面了,关键技术才是科研院所的核心竞争力!”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如何有效国家 安全,提升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新的需求带来新的挑战,新的征程赋予他新的。蓝羽石正带领团队为建设网络信息体系、打赢未 来战争,不断探索,迈步向前。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正式公布了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介入医学专家滕皋军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当祝贺的信息纷至沓来时,同事却找不到他的踪影。
原来,8点多,滕皋军教授就来到手术室,带领团队为一位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手术。这位患者来自浙江诸暨,慕名找到滕皋军教授,希望可以通过介入手术帮他解除病痛。滕皋军带领团队医生为患者顺利施行了手术。
刚走出手术室,滕皋军就收到了这份惊喜。同事都按捺不住喜悦心情,找来两瓶香槟现场庆祝。有几个调皮的同事,还把香槟直接喷到滕皋军的身上。
周一下午专诊,周三上午大,每周还安排各种手术。11月18日早上,就在他赶往手术室的上,还不忘在科室研究生群里,转发《17个癌种,免疫检查点剂治疗指南》,督促学生了解临床前沿资讯。临床、教学、科研、管理……这就是他的日常工作状态。
据悉,滕皋军院士自上世纪80年代在当时几乎空白的基础上开展介入治疗工作,为中国介入放射学发展作出了开创性和持续性贡献。近年来,他率领团队,围绕肝 癌这一严重危害国人健康的重大疾病,探索了一系列介入综合治疗技术,包括栓塞化疗术、各种冷热消融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发明了放射性粒子支架技术,还 成功完成了中国内地首例钇90玻璃微球治疗原发性肝癌等。他组织完成了全国59家医院参加的、国际上首个介入治疗联合免疫的真实世界配对研究,结果显 示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作为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他组织编写了第一、第二版《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临 床实践指南》,还牵头成立了中国肝癌介入多学科联盟,已经成功举办了66场推广活动,逾百万人次参与,向全国同行普及介入多学科规范化诊疗,使更多的肝癌 患者获益。此外,作为牵头专家,组织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顶尖专家,撰写发表了首个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的专家共识。
滕皋军教授从事医学影像与介入放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他扎根临床一线余项介入新技术,完成了数以万计的介入手术。他发明和创制了 放射性粒子支架以及支架植入相关技术和理论,大幅度提升了恶性肿瘤导致的食管、胆管、门静脉及气道梗阻患者的时间和生活质量;他建立的胆汁漏出导致经 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TIPS)支架再狭窄的新理论,为新型支架的研发与广泛应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奠定基础。作为影像学的开拓者,他发展了多项 和功能影像新技术与新应用,并与介入技术融合,引领介入学科发展前沿。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3项,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中国和国际 发明专利10余项。
“工作忙碌这么多年,甘之如饴,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解除病人病痛为目标,是我们不断创新的动力和方向,用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服务好病人,我的心里才更踏实。”滕皋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