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茼蒿菜,这是菠菜,现在还在育苗阶段,育苗完成后把它们栽进小盆里,长到一定大小,就能上架销售了。”走进位于简阳市飞龙乡协义村的一排排大棚里,这里的蔬菜格外引人注目,因为棚里的蔬菜不是直接栽在土里,而是栽在一个个小盆里,像花店里整齐摆放的小盆栽,十分可爱。
把这样的创意引进协义村的,正是一位80后小伙——李蒋德,一下车,李蒋德便迫不及待地领着记者钻进大棚,滔滔不绝地介绍起在地上摆放着的盆栽蔬菜来。
“传统农业采取‘土培’方式种植,蔬菜生于土壤之中,而土壤自带多种病菌,蔬菜不可避免地要患霜霉病、软腐病、炭疽病等疾病,使用农药虽可降低发病率,但农药叶面残留成了无决的难题。”李蒋德说,在沿海地区工作的经历让他接触到了盆栽蔬菜这种新型种植模式,即在大棚里铺设地膜,让蔬菜与土壤完全,实现农产品无公害。同时,盆栽蔬菜采用进口有机质培育,土壤里面增加了草木灰、动物粪便等进行发酵烘干形成的有机质,能满足蔬菜生产所需的营养成分。
记者在大棚里看到,大棚内上方挂有的纸和的球状物,粘了很多小虫,李蒋德说,这是专门设置的粘虫板和粘虫球,用来诱虫雌体,杜绝害虫繁殖,减少农药的使用,蔬菜生产过程纯绿色。
在李蒋德看来,盆栽蔬菜最大的优势是兼具观赏性和食用性。对普通市民来说,在自家的阳台上摆放一盆翠绿的盆栽蔬菜,不但可以起到观赏作用,愉悦心情,还可以不定期采摘下来,甚至重复采摘,让市民体验农事种养乐趣、满足餐桌需求。而对餐饮机构来说,盆栽蔬菜严格按照绿色蔬菜生产标准,不使用农药,采用有机质栽培,更加安全、健康。同时,盆栽蔬菜随土运输、现吃现摘,了蔬菜的新鲜感,提升了客户的体验感。
是什么让一个在外创业并已经开办公司的80后小伙有了返乡的想法?李蒋德说,是亲情。随着父母年龄越来越大,梦见躲藏李蒋德想给父母更多的陪伴,同时,也想带动家乡的产业发展。李蒋德是飞龙乡和义村人,虽常年在深圳发展,但近年来每次回到家乡,都觉得家乡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这给他返乡创业增添了不少信心。
2018年3月,李蒋德回到飞龙乡组织近20名当地农民建立简阳市桃李春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农业创业团队,承包530亩土地从事农业生态种养殖项目开发。现目前发展项目有稻虾、稻蛙养殖场共40亩,养殖鱼塘30亩,羊肚菌种植50亩,金花葵种植40亩,大棚盆栽活体蔬菜项目35亩,进口大丽花种植20亩,其它小麦、大豆等传统农副业项目上百亩,以及面积300平方米大小的羊肚菌制种车间,开展生态采摘、餐饮供给、农特商品包装等业务。
“刚回乡的时候,没有想象中顺利。”李蒋德说,首先,流转土地就是一个大问题,很多村民不愿意把土地流转出来,更没有听说过盆栽蔬菜这种种植方法。不少村民对盆栽蔬菜项目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自己种了一辈子的地,一个年轻小伙子,又没有种地经验,这不是胡搞吗?于是,李蒋德挨家挨户的上门和村民们沟通,又自掏腰包带有意向的村民去外地参观学习盆栽蔬菜的种植方法,就是这样锲而不舍地沟通交流,让村民们看到了这个小伙子的真诚,更看到了这种种植方式能带来更好收益的希望。
在李蒋德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盆栽蔬菜不仅种出来了,销量也越来越大,现在主要销往简阳市区、成都市区的餐饮机构、超市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这种绿色无污染的盆栽蔬菜,而在合作社务工的村民每个月基本也能拿到2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收入,打消了他们心里的顾虑,积极性变得更高了。
“我回来不仅是要自己发展,还想带动家乡的产业发展,更想吸引更多的同乡回乡发展。”李蒋德说,接下来,合作社准备向农旅产业结合发展,建立一个种养殖相结合的农业综合园区。园区现已初具雏形,未来可以开展农耕文化教育、亲子旅游等相关活动。李蒋德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家乡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周晗露 李珂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