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数据> 文章内容

【智库思享】刘元春:P增速183%背后中国经济的增长力度没有真正达到常态

※发布时间:2022-1-15 19:32:00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P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0.6%。首先0.6%对比以往一季度季节调整之后的环比增长速度还是略低的,因此这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力度没有真正达到常态。因为同比会有很强烈的基数效应,环比能够更好地表明复苏的力度和状态,这是一个可以判断与2018年、2019年一季度常态下环比增长速度的变化。

  第二,中国在前几个季度的环比增长速度,从疫情期间的状况来看,说明目前也还是处在正常复苏的状态,没有回归常态。所以我们倒不必过度单方面地解读这些数据,因为毕竟由于疫情的冲击,导致经济波动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传统的一些季调方案可能会失线%也不一定就能够真正准确地反映一季度的增长状况。原因是疫情冲击下,一些季调模型参数可能会产生一些变异。

  要判断目前的经济恢复状况,第一要从微观主体的感受,也就是企业利润率的增长状况、居民收入状况与收入状况,特别是从这几大主体的资产负债改善的情况来看;第二要从市场上最活跃的因素来看,从小微企业的景气状态来看。当然还可以根据一些高频数据的恢复状况来具体反映。因此目前来讲,对经济恢复阶段和状况的判断,一定是度、多角度、多变量的。

  从2月份开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PMI指数已经从50的枯荣线以上了。这是一个良好的标志性的新阶段,表明复苏开始向微观主体进行全面传递,市场型的复苏、内生型的复苏开始启动。在这个状态里,景气指数的转变不等于稳定地进入到复苏阶段,所以这时候要进一步夯实中小企业复苏的基础,对于降税降费、普惠金融,可能在供应链方面要对这些中小企业进一步关注、进一步倾斜,这肯定是最基本的。

  目前民营投资状况还没有完全常态化,民营企业家的投资信心还没有全面回归,因此如何激发民营企业投资信心的逆转,需要在政策举措上有一些着力,包括对一些企业家的座谈会、出台这方面的举措,都还是很重要的,表明对两个“毫不”,“毫不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毫不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进一步落实,在稳定性上要有一些和政策举措。

  消费目前来讲还是处在加速恢复的过程中,因为环比增速还不错,受疫情冲击比较大的一些部门开始把这个缺口填满了,比如餐饮同比增速是75%左右,较2019年达到了差不多接近99%的水平。

  但是消费还没有常态化,消费的提振也不是简单地依靠目前一些短期政策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在“十四五”期间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的战略任务、战略举措,从机制体制、相关制度、中期政策安排,再到短期刺激消费的政策多管齐下,可能会有较好的改变。

  我和小保姆

  有观点认为,为了提振消费,当前有必要调低存贷款利息率。我认为目前来讲还没有必要,因为利率的变化对国民经济储蓄率的影响不是太大,是短期的。居民的储蓄在这种大危机、大疫情冲击之下出现反弹是正常的现象,也是社会应急的一种反应。在这方面可能需要我们按照消费复苏的一些进程来进行,不能过度使用短期政策来刺激消费。因为过度的刺激反而会导致消费的扭曲,比如大规模发消费券,虽然大家为了要花掉消费券必须把明天、后天需要的大米、卫生纸都买了,但是可能会导致下一步的消费不畅,同时还会带来很多浪费,反而引起消费节奏的一些变化。

  所以千万不能把提振消费作为短期刺激,而是要把提振消费从制度、体制、战略和一些中期的政策联系起来。因为要提振消费,降低审慎储蓄,审慎储蓄取决于社会安全网的构建,取决于公共服务的提供,而不是取决于对短期利益的调整。更重要的是,目前经济的加速复苏,相关一些领域还出现了价格的冲击,实际上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没有进一步降低利率,货币政策对经济复苏的支持力度我们认为目前是适宜的,不宜进行过度调整,应该保持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马上临近毕业季,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开始找工作了,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第一就是要复苏尽快常态化,使复苏的动能能够进一步强化,使内生性复苏的动力越来越大。必须通过稳定的复苏来就业,通过就业来收入,民生,这是积极的方式。但不能够因为保就业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决策,就打乱了经济复苏的节奏,因此这方面也不能太急。

  由于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未来可能压力会很大,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些结构性的政策来进行对冲,而不是简单地在宏观经济政策的节奏上进行大幅度变化。对大学生进行培训,为大学生创造一些相应的公共就业职位,进一步延长他们学习的时长,延缓就业的压力,同时再出台一些就业补贴政策、就业救助政策,使相应的需要新增劳动力,或者是招工难的部门能够成功获得大学生。

  因为现在是结构性的问题,不是说大学生绝对过剩,而是大学生在很多行业里不够,供需方信息不畅的问题依然制约着我们,还有就是大学生本身就业能力需要有进一步的提升,所以要在这些方面做工作。大学生本身的专业要有社会需求,在专业的设置上要有需求导向、市场导向,这是中期问题。短期问题就是要积极主动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展开相应培训,比如鼓励大学生多拿一些职业证书、鼓励大学生和研究生要从职业的角度重塑自己的能力,同时拿出一些大学生就业基金专门举办相应的培训。另外要使一些招工难、用工难的部门面向大学生,使大学生们能够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就业和劳动技能。

  现在随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岗位可能被机器取代了,机器取代的主要是一些低技能劳动者的岗位。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是整个世界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劳动力替代,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是结构性转移,对低技能的劳动者要进行技术提升和技术转型,而不是把他们扔到社会上不管。因为低技能、低端的一些劳动者再培训的能力可能是比较弱的,因此这几年国家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第二就是对一些传统的行业也不要简单地进行“一刀切”,要让传统行业也有一定存在的方式;第三要在服务公共领域创造一些救济性的工作岗位,目前比如提出的“全民工作计划”,我们国家也可以提出这种“全民工作计划”,用一些基础设施方面的工作岗位、一些农村和城市的公共服务的岗位,帮助这些失业人员、替代人员重新工作岗位,这比简单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救助更好,对社会的稳定,经济循环的畅通会打下很好的基础。

  我认为中国今年的出口形势依然会很好。疫情虽然随着疫苗的注射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是实际上疫情的传递速度与疫苗的注射速度是不匹配的,疫情人群和疫苗可获得性也是不匹配的。所以对于疫情不能太乐观,现在疫情继续在蔓延,实际上获得了疫苗,大家放松了,反而导致了第三次、第四次的疫情,比如日本和印度,印度一个小时能够增长好几万。

  此外,即使疫情之后,一些国家的供应链也很难进行构建,即使这些供应链恢复,与中国的竞争力相比也相差很远。一些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都需要相对长的时间,特别是它不符合效率规则,很多要想通过力量全方位地现有的全球供应链产业链,能力是有限的,这个过程还会比较长。虽然全球的供应链、产业链会变短、变宽,使逆全球化的现象有所抬头,但是我认为今年应该不会对中国出口带来实际性的冲击。

  但是中期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问题,也就是如果中国没有通过国内大循环的构建和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要想守住目前出口的竞争优势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品牌实际上是很的,所以这就促使中国一方面要真正实现创新驱动,通过创新驱动提升出口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更关键的要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突破“卡脖子”的约束,使中国的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从而使劳动效率得到提升,使中国的产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出口形势在近期还是乐观的,但是远期来看还是需要忧虑的,这促使中国要有相应的政策在中期阶段进行对冲。

  有观点认为中国的经贸面临着三大压力:第一个是供应受限,原材料价格大涨;第二个是缺船缺箱,运价大涨;第三个是汇率升值,损伤出口的利润。目前大商品的价格上涨导致一些上游企业的原材料生产成本的上升,我认为这是必然的,大商品价格在疫情期间下降地过多,依然有一些是报复性的上扬,实际上还没有到大家所想象的一些大幅度的冲击,比如石油价格到了65美元左右,已经出现了回调,如果超过65美元、70美元,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供应,特别是页岩油的一些上马,因此从目前来看,大商品价格的上涨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难以持续。

  一些高耗能的产业复苏比较快,导致它们的价格上扬很快,这也是阶段性的。实际上对我们下一步影响比较大的是碳达峰,碳达峰导致的一些成本问题,这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因此目前很多产业一方面面临着供给端的成本冲击,另一方面需求端又面临着需求不足,这样的状况里政策就更需要精准细致,而不是简单的因为PPI的上涨,就要调整利率水平、要防通胀,这是不对的

  对于一些上游价格和关键行业的价格上涨,要采取一定的对冲举措,同时对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进行关注。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对一些紧平衡的产品,从民生角度要采取一些对冲的举措,该给价格补贴就给价格补贴。

  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速肯定会有一个明显回落的趋势。为什么会同比回落比较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基数问题。因为去年一季度是-6.8%,二季度就已经到了3.2%,所以这个基数因素就能够达到10个点左右,因此正常来讲,二季度同比增速肯定会回落到个位数,9%这样的水平。但是我们认为同比下降,环比会上升。上升的原因首先是,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一些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规划的落实上要进行全面明确;第二是出口还会延续,最大的原因就是欧洲的第三次疫情,印度和巴西的第四次疫情,实际上把它们复苏的节奏全部打乱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在很多产品的供应上是依赖于中国的,现在还找不到替代品;第三是市场的内生功能开始加速上涨,一季度老百姓有收入,企业的利润不错,这部分的财政比预期好,那二季度它的行为模式就会有一个加速改善的过程。

  因此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我认为投资会有一个恢复的过程,虽然这里面结构变化挺大,消费也有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进出口保持相对强劲的状态,这样导致环比增长速度会有一个抬头,同比增长速度有明显的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