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2020年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发表称,今年上半年的中国经济了疫情带来的极端压力测试,整体表现超出预期,三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恢复到5%到6%的水平,全年争取实现3%的增长。
刘世锦强调,未来中国必须更加注重发掘经济的结构性潜能,中国应构建一个以都市圈、城市群建设为龙头,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为主体,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为两翼的“1+3+2”的结构性潜能框架。
在此过程中,中国面临着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基础研发能力不强的三大短板,中国亟需以弥补三大短板为目标,打好“新三大攻坚战”,能否打赢这场“新三大攻坚战”,也决定着中国能否迈过中等收入陷阱。
在上述峰会上,刘世锦表示,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总体上符合预期,二季度P增长速度达到3.2%,要好于预期。今年上半年的中国经济了疫情带来的极端压力测试,并展现出超出预期的韧性。
比如,年初所有人都预计中国出口可能大幅度下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只出现一个小幅的负增长,这反映中国的出口韧性很强,竞争力也很强,能够经得起大风大浪。
“总的来讲,中国经济二季度是好于预期的,中国预计三四季度如果情况正常的话,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恢复到5%到6%的水平,全年争取实现3%的增长。”
他表示,今年中国经济的相对增长率可能会更高,所谓相对增长率是指中国的增长率和全球平均增长率之间的差额,2019年中国的增长速度是6.1%,全球是2.9%,两者相差3.2个百分点,即是中国经济的相对增长率。
刘世锦表示,假定今年中国增长速度能达到3%,按当乐观的估计,全球经济增长可能达到-3%,两者相差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中国的相对增长率可能会由去年的3.2个百分点会上升到今年的6个百分点,可见中国经济增长仍然韧劲十足。
二是中国经济中的部分行业、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服务业受冲击较大,需要资金的进一步支持。
他认为,中国经济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主要靠的是结构性潜能。什么是结构性潜能?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经济体,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等方面所拥有的发展潜能。
一方面是“跟跑”的潜能,目前中国人均收入也就1万美元,发达经济体多数是在4万美元以上,美国达到6万多美元,这中间至少有3万美元的差距。
另一方面的潜能是“并跑”甚至“领跑”的潜能,即新涌现出来的经济潜能。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数字经济的潜能,其二是绿色发展的潜能。
在此基础上,刘世锦提出,中国应构建一个以都市圈、城市群建设为龙头,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为主体,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为两翼的“1+3+2”的结构性潜能框架。
刘世锦指出,都市圈、城市群能够产生更高的集聚效应,带来更高的要素生产率。这么多年大量年轻人都在大城市,特别是一线大城市以及其周边的一些都市圈区域,今后10年,中国经济的大多数增长潜能都会出现在都市圈、城市群范围之内。
中国现在做的空间规划、城市规划,应当落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而人口的流向反映的就是市场的力量。所以,中国应该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推动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在建设用地指标、公共资源配置、财政补贴资金等方面要按照人口的流向进行分配。
第一是基础环节,刘世锦指出,中国的基础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行政性垄断、竞争不够、效率较低的问题,需要竞争,提升效率,降低全社会的基础性成本。
第二是主体环节,中国要推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关于消费结构升级的重点,对低收入阶层来讲,主要是要增加商品消费,对中高收入阶层而言,主要是扩大服务性消费。而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要通过优胜劣汰提升中国在价值链上的,提高要素生产率。
刘世锦指出,在实体经济循环过程中,中国经济面临着“三大短板”,即基础产业效率不高的短板、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的短板、基础研发能力不强的短板,中国必须针对这些短板,打好一场“新三大攻坚战”,能否打赢这场“新三大攻坚战”决定着中国经济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对于补齐三大短板,中国应当推出一系列相应的,比如在石油、天然气、电力、铁、通讯、金融基础产业领域,在放宽准入、促进竞争上应该有一些标志性的大动作,通过加强竞争,提升效率,降低实体经济和全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础性成本。
中国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上,特别需要改进和完善社会政策,加强公品的,在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后,把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作为下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
华晨宇的爸爸华福雄
中国有14亿人口,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要把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成一种商业模式,通过商业模式的发展再提升技术水平的提升。
“人口多、市场规模大的中国容易率先形成商业模式的创新,中国应把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这样一个潜能,成中国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产业链效率高、应变能力强、最具竞争力的生产和创新大国。”
刘世锦,未来中国要用数字技术实体经济,实现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这有利于资源的高效配置,实现经济的全方位的优化和提升。
新基建就是中国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一种努力。他指出,在以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为主的新基建领域,要更加注重平台的建设。同时,新基建的投资主要是企业在投,什么时候投,投多少,用什么方式投,应当让企业自己来决定,最重要的是要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
在绿色发展方面,中国需要形成一些新的共识,绿色发展包括但不限于,还包括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创新、绿色金融等,这构成一个新的完整的绿色经济体系。
刘世锦强调,绿色发展和经济增长绝非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的关系。绿色发展也并不是对中国传统发展方式的修修补补,而是一种更具活力和竞争力、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
“简单说,构建结构性潜能框架就是一个龙头引领,补上三大短板,两只翅膀赋能,这一框架不仅是今年下半年、明年经济增长的基础,更加是未来至少十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引擎。”刘世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