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期货动态> 文章内容

我国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机构化、专业化的新特征 法益占全市场比例超过六成

※发布时间:2020-11-28 17:34:5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我国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机构化、专业化的新特征 法益占全市场比例超过六成】回顾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由商品市场价格孕育出的国内期货市场,在直接推动下建立。国内期货市场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早期探索、清理整顿,以及21世纪以来规范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国期货市场的参与者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中介机构在多元化业务发展背景下,逐步成为各具特色的综合服务提供商,由此期货功能发挥进一步深化升级。(期货日报)

  回顾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由商品市场价格孕育出的国内期货市场,在直接推动下建立。国内期货市场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早期探索、清理整顿,以及21世纪以来规范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国期货市场的参与者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中介机构在多元化业务发展背景下,逐步成为各具特色的综合服务提供商,由此期货功能发挥进一步深化升级。

  以1990年我国首家期货交易试点市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开业为起点,我国期货市场建设由筹备迈向了落地运营。在早期探索发展阶段,市场一度出现50多家交易所、上千家期货经纪商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市场也缺乏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

  为此,国务院于1993年11月发布《关于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标志着第一轮清理整顿的开端。在一系列措施的制定和落实的背景下,期货交易所由清理整顿前的50多家缩减为15家,并进行了会员制;随后,在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将15家交易所合并为3家,分别是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郑州商品交易所(CZCE)和大连商品交易所(DCE),其他未被保留的期货交易所,或转型为证券公司,或转型为期货公司。

  至于期货经纪公司,在清理整顿阶段,中国证监会先给330家期货经纪公司颁发了“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随后又陆续注销了一批违规违法和财务状况差的经纪公司许可证。1999年国务院发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要求期货经纪公司提高最低注册资金至3000万元,增强抗风险能力,改善财务状况。截至1999年12月底,期货经纪公司增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我国获得期货经纪许可证的公司剩余179家。

  经过两轮的清理整顿后,中国期货行业自律性组织——中国期货业协会于2000年年末正式成立,为下一阶段中国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融资体量增加、流动性增强,中国期货市场步入稳步发展期,2003年我国期货市场双边交易总额回到1995年的最高值10万亿元。

  随着市场交投活跃,中国向兼具商品和金融的综合性期货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2006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首家股份制交易所。中金所的成立,直接推动了期货市场参与者、期货中介机构的发展。

  2010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同意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展股指期货交易的批复》的通知。中期协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期货公司代理客户量为141.14万户。其中,自然人客户137.06万人,占比97.11%;法人客户4.08万户,占比2.89%。不难看出,虽然市场投资者规模逐渐扩大,但就投资者结构来看,机构投资者占比仍然偏低。为此,中国期货金中心向各家期货公司下发了《特殊单位客户同意开户业务操作(暂行)》,为基金专户参与商品期货交易进一步铺平了道。随后,国投瑞银基金旗下的一款商品期货套利专户产品正式发布,获得基金业首个商品期货交易编码,拉开了特殊法人进入商品期货市场的序幕。

  随着银行、保险等机构加速参与,国内期货市场投资者机构也在不断优化。今年以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产业客户权益进一步增长,参与套保的上市公司数量也在增加。

  中国期货市场中心党委副、总经理杨光表示,截至9月24日,期货市场有效客户数180.80万个,法益占全市场比例超过六成。

  “目前国内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呈现机构化与专业化两大变化。”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表示,投资者的机构化体现在产业链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客户、金融机构、私募为主的金融机构,以及风险管理公司等在市场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在某些品种上甚至出现法人持仓占比接近80%的情况,与此同时,大部分自然人群体呈现向专业化转变的趋势,虽然他们以自然人身份参与期货市场,但是交易行为越发专业化与机构化。

  事实上,在经历两轮清理整顿后,金融期货产品退市,不少金融机构也退出期货市场。从股东结构来看,当时的期货公司呈现出地方色彩浓厚、金融特征弱的特点。在中金所成立的前后几年,增资扩股、股权变更、重组、整合等频现,彻底改变了各家期货公司的发展轨迹。

  早在2007年年底,多层次的“期货业生态图”雏形已初步。据期货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当时国内180多家期货公司中,具有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为50家左右,与此同时,在中金所公布的会员名单中,券商系期货公司占据了交易结算和全面结算会员总量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全面结算会员中逾七成是券商系期货公司,交易会员则大多为传统的中小型期货公司。此外,对于非券商系,尤其是走自主发展之的期货公司,2007年商品期货市场的红火行情大大充实了公司的净资本,市场上涌现出一批净资本高过注册资本金的期货公司。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正常经营的期货公司共161家。其中,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数量进一步攀升,达到69家,占国内期货公司总数比重超过四成;全国期货营业部共1184家,较2010年年底增加166家,同比增幅16.31%。

  同时,期货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来拓展业务和增强抗风险能力,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从注册资本金分布情况来看,2011年注册资本在2亿元以上的期货公司增加到32家,1亿元以上的为76家。

  随后几年间,证券公司收购期货公司并进行增资以及行业竞争带来期货公司之间的并购重组现象加剧,从2015年年底开始,国内正常营业的期货公司数量回落至149家。截至目前,全国期货公司中有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近70家,其中34家为证券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除了引入金融机构、地方国企等以外,2019年南华期货、瑞达期货成功登陆A股,打开了期货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通道,促使股东结构多元,资本实力不断增强,进而支持期货公司自身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中期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全国期货公司注册资本合计800.09亿元,净资产额合计1261.66亿元。此外,全国期货公司中,目前有2家A股上市期货公司、2家H股上市期货公司及15家新三板挂牌期货公司。

  今年以来,中国期货业版图迎来新变化。一是随着期货公司外资持股比例的取消,外资加速布局国内市场。今年6月证监会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扩大期货市场对外,依法核准摩根大通期货为我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二是时隔多年后,期货公司新设迎来新动态,中国证监会今年接受了青岛港牵头设立法人期货公司的申请。三是产业资本开始透露出布局期货板块的意向,化工行业龙头企业恒力集团计划通过收购国内期货公司控股权,打造集团期货业务板块。

  整体来看,在国内期货市场规范发展阶段,期货公司股东结构经历了由地方国企、民企等控股为主,向券商等金融机构参股控股的转变,近年来期货公司股东结构更加多元化,外资、产业资本对期货公司的关注度也在攀升。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股指等金融期货具有战略与现实意义,其中证券公司争夺期货公司资源的需求相对凸显。此前《期货交易管理条理》及《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试行办法》,金融期货的经纪业务由期货公司开展,券商不得直接从事金融期货的经纪业务,要从事IB(介绍经纪商)业务,应通过其全资或控股的期货公司来参与股指期货,直至2013年金融行业监管层取消了IB业务对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的股权绑定。

  券商等金融机构的引入,对期货公司最直接的影响是资本实力的增强,在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期货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此外,在IB制度下,期货公司能够利用股东的渠道,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

  在马文胜看来,期货股东结构变迁过程中,金融机构的入市,如券商系期货公司的诞生给行业带来较深远的影响。“大型金融机构的进入,真正把期货公司同金融市场连接在一起,通过大型金融机构的服务与传导,期货公司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伴随着股东结构的转变与业务拓展,期货公司也不再成为孤立的金融板块,而是与主流的金融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

  而对于产业资本对期货市场的关注度提升,马文胜表示,这意味着期货市场功能进一步发挥,产业不仅把期货作为工具看待,更是作为产业来看待,看好期货行业的发展前景。“反过来,由于产业资本的介入,使得期货业态发生变化,与产业的需求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业务的进一步拓展,以及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这也是期货公司整体转型升级的一种方式。”

  2000年以来,期货行业逐步规范发展的道,但由于业务结构单一,期货市场整体发展规模与功能发挥都受到,为了引导期货公司为广大实体企业 、产业客户以及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多 、更好的专业化服务,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对国民经济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中国证监会在2011年年初颁布了《期货公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试行办法 》,随后首批14家期货公司获批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标志着期货行业正式告别单一的期货经纪业务模式,进入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2012年,中国证监会又审议并通过了《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截至同年年底,共有18家期货公司获得首批期货资产管理试点业务资格。同时,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 ”的战略部署,中国证监会颁布了《期货公司设立子公司开展以风险管理服务为主的业务试点工作》。

  自此,期货公司的业务内容从原来的单一经纪,逐步发展成期货经纪、投资咨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服务等综合业务平台,为期货公司发挥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功能拓展了空间,2012年国内期货公司代理客户金规模、代理成交额等指标均有大幅增长。为了抢占市场先机,满足开展创新业务的资本要求,期货公司纷纷增加注册资本,全行业资本实力进一步提升,为期货公司的创新转型提供了资本基础。

  “业务的多元化意味着期货公司服务半径与服务能力都有大幅提升,也意味着期货公司自身价值的提升。”马文胜说,业务多元化对期货行业形成综合性的服务体系起到关键作用,玉米地里的大嫂事实上,期货公司的核心基础业务——期货经纪仅解决了客户共性化问题,而客户个性化服务需要其他综合类业务来完成。

  经历了业务发展的红利期,期货公司业务发展同质化问题凸显。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期货公司经营状况两极分化严重。最新数据显示,1—8月全国149家期货公司营业收入合计208.36亿元,同比增长22.50%。其中,手续费收入共计111.91亿元,同比增长36.01%;净利润52.54亿元,同比增长44.23%。此外,上半年净利润排名靠前的10家期货公司,合计净利润额在全行业净利润总额中占比过半。

  具体到各项业务板块,市场竞争下,整体手续费费率降低,期货经纪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下滑;投资咨询业务虽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需求,但开闸近十年来,对经营增效贡献甚微;资管业务面临转型期,经历了全行业规模大幅缩减后,今年上半年期货公司总体管理规模回升至1877亿元;风险管理业务逐步迈向发展的成熟期,净利增速有所放缓。

  “整体来看,期货公司业务多元化源自于市场投资理财、风险管理等需求。例如,期货公司的投资咨询业务,是基于客户对风险管理与投资策略的个性化需求,只有满足个性化需求,业务才能够顺利展开。”马文胜认为,目前投资咨询业务的发展态势不如预期,说明了期货公司个性化服务能力的锻造还需要一个过程。不过,长远来看,该业务发展前景很好。

  马文胜表示,经历了资管新规过渡期,期货公司的大商品研发实力和对风险的管控实力,对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的转型发展尤为重要。今年以来,期货公司整体资管规模有所扩大,产品收益率也在提高,同时风险管理业务逐步成熟,从场外期权、场外互换,到期现业务、做市商业务,已经形成较固定的商业模式,且每个商业模式的相关产品日益丰富。

  相较于境内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国内期货行业早在2006年就了对外的道,自允许符合条件的内地期货公司到设立分支机构以来,南华、格林大华、永安、广发、中国国际、金瑞等成为首批获批赴港设立分支机构的期货公司。之后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内地期货公司赴港开设分支机构的脚步放缓,甚至部分分支机构出现调回现象。

  不过,随着2014年9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加之相关政策鼓励,不少内地期货公司又加入了“走出去”的行列,中信、新湖、浙商、中大、弘业、混沌天成等期货公司陆续在港拥有境外分支机构。

  据中期协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已有20家内地期货公司在设立子公司,并延伸到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拓展业务,全资子公司南华金融(英国)有限公司正式获得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注册批准,永安国际金融(新加坡)、东证期货国际(新加坡)等也在去年开业,广发期货英国子公司广发金融交易(英国)正式成为LME的首个中资圈内交易会员,境内期货公司在中国上市的有2家,分别是鲁证期货和弘业期货。

  随着内地期货公司“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其业务模式也发生变化,以市场为例,大部分内地期货公司子公司在设立初期都是以期货经纪业务为起点,使其能为既有客户和潜在客户提供的境外通道,不过,近年来期货公司境外分支机构整体呈现出“金控平台式”的发展趋势。

  例如,子公司横华国际金融股份的官网显示,横华国际采用金控公司下设各专业子公司的模式,目前旗下设有横华国际证券、横华国际期货、横华国际资产管理、横华国际资本等逾10家公司。

  “目前期货公司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境外分支机构是连接海外投资者与中国市场的桥梁。”马文胜表示,与期货公司业务模式转变过程类似,目前期货公司的境外子公司从以经纪通道业务为主,向海外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业务等方向转型,随着期货公司及子公司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将形成境内外联动的发展趋势,全方位为境内外产业客户、机构客户等提供综合化服务。

  除了设立境外分支机构,期货行业也通过放开外资持股的,加大“引进来”的步伐。此前,外资参股的内地期货公司有2家,分别是期货和银河期货,而今年期货获批成为内地首家由外资全资控股的期货公司,这也是中国金融业扩大对外后诞生的首家由外资独资持有的金融持牌机构。

  在业务多元化背景下,期货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近年来,期货市场从业人员稳步增长,但整体从业人员数量、质量的提升速度与期货公司业务的发展并不匹配。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在中期协注册的从业人员数量为6万人,较2017年年末增长6.49%,但同期证券行业注册从业人员达到34.43万人。事实上,自2014年以来,期货市场从业人员数量的波幅基本维持在个位数。截至2018年年末,在中期协信息管理平台登记的期货公司员工总数仅31855人。

  对于目前期货市场人员从业状况,中期协原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曾表示,期货市场急需的高端人才归结为五个大类:产品设计人才、投资顾问人才、交易类人才、量化风控类人才和期现结合人才。

  “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期货市场人才总量有增长,但增速不快,素质虽有提高,但与、证券、基金等同类型行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流动性高,总体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马文胜看来,解决期货市场人才难题的核心是要加强期货公司盈利能力的建设,只有期货公司盈利能力提高了才能留得住人,从而扩大期货从业人员规模。

  他进一步表示,盈利能力的提升除了依靠公司自身发展,还有赖于整个期货市场的建设与制度供给。“目前期货市场整体建设的速度在加快,但也需要在政策供给层面打开期货公司经营范围,提升期货公司自主经营权,在新形势下鼓励期货公司创新发展,使得期货公司能够成为聚集资本、聚集人才、聚集盈利的经营机构。”

  总体来看,我国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迎来五大层面的变化:一是大型实体龙头企业对期货的运用愈发成熟,逐渐向各自产业链现货交易商的角色转型;二是、券商、公募基金、公司等资金体量大、风险管理需求强的金融机构将根据其业务特点,继续有规模地进入期货市场;三是随着产品发行的总体规模增长,以私募为核心的机构投资者群体也将进一步发展;四是风险管理公司将成为市场上服务中小企业的核心群体,在期货市场上的占比也会不断上升;五是随着“八零后”“九零后”投资者群体的出现,对工具的利用能力与学习能力也会加强,促使市场涌现出更多的专业能力强、风险控制能力强的专业自然人投资者。

  “对于期货公司而言,发展重点是形成衍生品综合业务服务体系,即如何将期货经纪、投资咨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国际业务等综合服务于客户群体,同时,期货公司的买方与卖方业务会更加紧密结合,以卖方业务提供通道、买方业务提供产品,两者结合形成真正的中介机构服务体系,期货公司向衍生产品投行的角色发展。”马文胜表示,“聚焦”是期货公司应对当前市场机遇与挑战的关键,需要继续挖掘自身特色特长,找到适合自身的“经纪业务+”商业模式的转型,并集中精力,才能实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