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11月7日电 (记者 杨喆)38位经济学者6日联署声明支持“明日大屿”愿景。参与联署的学者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表示,综合成本效益等各方考虑,“明日大屿”将是解决目前土地问题的上佳选择,不应坐失良机。
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今年施政报告中提出“明日大屿”愿景,拟在大屿山填海造地1700公顷。参与此次联署的浸会大学财务及决策系副教授麦萃才指出,经济主要制约因素是土地供应不足,只有像填海这些选项才真正増加土地供应,其他选项大部份只是改划用途。
麦萃才解释说,填海将土地由无变有,并交由规划,发展经济;省去收地所需的时间成本,又减少可能面临的纠纷,便于整体作长远规划。综合考虑,填海是实现难度较小的方案,且填海的历史已超过百年。
至于为何选址东大屿,麦萃才介绍,早几年前也有研究过,最后选址就是东大屿。那里本身已有海岛,四周海岸较浅,加上生态价值有限,较适合填海工程。而填海后人工岛四面环海,土地价值较高。大屿山的原海岸线,也得以保存。
原港区全国代表、经济学会顾问刘佩琼指出,目前用地严重缺乏,填海的方式不仅更便于规划,还可使整体用地范围扩大,有利于吸引人才。
为探讨是否物有所值,联署对“明日大屿”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显示,人工岛带来的财政收入,单计算卖地已可回本,还未计算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税收及其他社会效益。
刘佩琼认为,中长期发展填海不仅潜力巨大,而且阻力较小。同时,由于工程开展分阶段进行,每年所需要的成本不会很多。在此问题上,特区有着长远的目光。若要长期维持竞争力,不只要考虑这一代,还需要为下一代着想。“明日大屿”愿景便从整体发展出发,将为未来打下的基础。
麦萃才也强调,项目的支出不是一次性,而是连续性,以十数年来分摊每年,财政应该能负担。况且,“明日大屿”填海造地,是把资产种类由流动资产为固定资产,有效增加土地储备,日后透过卖地的收入,以及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带来更大收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他还提到,在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背景之下,填海所增加的土地供应将为产业和人才提供新的机遇,从整体上促进区内各城市的融合。(完)
陈好刘海峰结婚照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