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很多普通投资者一样,众多上市公司也爱投资购买低风险期限短的理财产品。经常浏览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就会知道,经常有发布“公司关于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实际上,几乎每天都有近二十家上市公司,加入购买理财产品的大军。分析认为,在经济下行时期,由于实体投资回报不高,因此上市公司选择获利快稳妥保本的理财产品。这一切的背后则是再融资规模的扩大,未来再融资规模收紧是大势所趋。
像很多普通投资者一样,众多上市公司也爱投资购买低风险期限短的理财产品。经常浏览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就会知道,经常有发布“公司关于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实际上,几乎每天都有近二十家上市公司,加入购买理财产品的大军。分析认为,在经济下行时期,由于实体投资回报不高,因此上市公司选择获利快稳妥保本的理财产品。这一切的背后则是再融资规模的扩大,未来再融资规模收紧是大势所趋。
由于去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投资机会逐渐减少,上市公司用大量闲置资金购买金融产品(主要是银行发售的金融产品),创下了纪录。
据万得金融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有767家上市公司购买了包括银行理财、结构性存款等各类存款、证券公司理财产品、私募、信托、基金专户以及逆回购等理财产品,总金额达7268.76亿元,两项数据分别较上年增长23%、39%。
其中,银行理财产品认购金额达5526.24亿元,占比72%。有11家公司认购金额在60亿元以上,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中国神华和新湖中宝,2016年两家公司的银行理财产品认购额都超过200亿元。
尽管有统计机构,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对于理财的热情有所减退,但加入这一队伍的后来者依然络绎不绝。数据显示,仅2016年12月30日当天,就有近50家上市公司斥资43.1亿元买入理财产品。
这些企业购买的产品当中,有近一半的期限为1至3个月。从购买产品的类型来看,多数公司选择了保本型产品,产品收益多数集中在2.5%到4.5%之间。
市场人士分析,由于上市公司更加倾向于投资稳定的理财产品,因此,相应的实际收益率会比较低。有银行业内人士公开向表示,机构专属类理财产品在设计上更多考虑了满足监管的保本需求;除认购起点较高外,与个人购买的理财产品相比并没有区别。
在公告中,上市公司通常这样表述,购买理财产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率,合理利用闲置资金,增加公司收益。”
实际上,大多上市公司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是以保障资金安全为最优先考虑的因素,大多会选择低风险理财产品,在各家上市公司披露的购买理财产品公告中,大都有防范风险、谨慎投资,在确保不影响正常经营,以及资金安全等相似表述。
但实际上,上市公司理财热情的大爆发,也被认为在经济放缓时期,许多企业手握大量现金,不愿进行有风险的企业扩张,找不到什么投资渠道而宁愿进行短期投资。
分析认为,上市公司热衷于银行理财,主要是因为实体投资风险极大,主业增长空间有限,经营性盈利。而2016年股市低迷,理财产品收益高、获利快,因此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将钱投资到更为稳妥保本的理财产品中去。分析师指出,与其他投资机会相比,这些产品提供了有吸引力的风险回报比,特别是在经济仍承受下行压力的时候。
有分析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利用大笔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一定程度上也变相体现出公司所属的整个行业或者其自身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上市公司闲置资金主要由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组成,闲置募集资金又包括闲置的计划性募集资金和超募资金。由于超募资金属于计划外资金,因此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而另一类闲置资金是闲置自有资金,是指公司存放于一般账户或以现金形式持有的闲置资金。
上市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与2012年底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有直接关系。2012年12月21日,证监会发布相关的上市公司监管,放松对上市公司运用闲置募集资金的,允许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投资产品,包括国债和银行理财产品。因此,在2012年之后,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金额才迎来爆发式增长,基本上每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幅,特别是2016年。
从2016年情况看,7628.76亿元理财产品认购额中,资金来源于募集闲置资金、自有资金的比例分别达58%、42%。
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表示,短期内,上市公司选择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只要不相关就无可厚非。若上市企业疏远主业过度投资理财,或者把理财作为长期性投资,这种投资行为并不可取,可能会把主业给荒废了,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石建勋也曾指出,上市公司募资量过大,吸收现金量较多,大股东通过变现获得收入,降低了其继续做好实业的积极性。
梦见拉屎在裤子里
专家指出,公司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一方面表明这些公司并不缺钱,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公司不务正业。特别是部分企业进行投资的资金并不是闲置资金,而是正常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且数额较大,这样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甚至助推了市场资金的“脱实向虚”。
上市公司大规模购买理财产品的大背景是近年来再融资规模的急剧膨胀。有数据显示,2016年上市公司再融资金额达到1.49万亿元,是IPO首发融资金额1381亿元的10倍以上。而在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的同时,上市公司又将巨额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等投资事项。
据报道,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本月前11个交易日中,公布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告的上市公司达28家,意向募资总额高达1800亿元,而2016年全年A股IPO总募资额为1634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再融资收紧是大势所趋,政策将朝着引导上市公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再融资的方向演化。
事实上,监管层近期再融资已经传递出更严苛的信号。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月20日指出,上市公司再融资目前存在问题,表现在部分公司过度融资、结构不合理;将采取措施上市公司频繁融资或单次融资金额过大。
证监会方面则表示,现行的再融资制度从2006年开始实施,至今超过10年,所以有必要进行评估、优化、调整。
宋清辉也对表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超半数来源于募集资金这种现象极为不正常。理财产品并非稳赚不赔。实际上,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最终却流向了信托计划,而近年来频频出现的信托计划延期兑付、债券违约等状况,说明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的风险亦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