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名家专栏> 文章内容

抛弃部UC就能给自己正名么?

※发布时间:2017-5-20 17:43:0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一个清晰的趋势,在移动互联网,信息流成为新的资讯获取方式,而原有的流量入口的权重则在不断下降。一个清晰的趋势,在移动互联网,信息流成为新的资讯获取方式,而原有的流量入口的权重则在不断下降。

  体现最直接的,便是昔日流量巨头百度的掉队危机,以及今日头条等的狂奔。互联网follow用户,用户follow内容,进入下半场,这一特征已成业内共识。

  李彦宏年后宣布,百度重回内容分发;马化腾也表示,流量和内容的比例将会从原来的八二,变成五五。同时,流量和内容,一个是入口,一个是制高点。

  BT一把手都已出动,A那边自然也有所动作,区别在于这次上阵的,则是俞永福。虽说,量级比马云差点,但在与BT赤膊相见之前,俞永福已被马云赋予在身,由小弟上位大佬了。

  与微博的曹会计一样,UC的俞永福也是个资本善舞的高手,不仅在2014年成功把UC卖出了高价,对象是阿里巴巴,还把这一动作从卖身定性为“融入”。

  一年后,阿里巴巴新增4位合伙人,俞永福是其中之一。再一年,俞永福执掌阿里大文娱,甚至有马云人之称。

  不是阿里巴巴18罗汉,也不是阿里巴巴内部培育出来,俞永福作为一个空降兵,一个被并购者,就此杀向阿里的核心。而优酷的古永锵,的成从武、天天动听的黄晓杰,要么离去,要么挂个虚名。

  三年前的UC,在移动端主要是做浏览器,还有搜索,手游分发等,在其他搜索厂商还没能意识到抢占移动入口时,抢先布局,拿到了先发优势,并被俞永福视为非卖品。不过从后来看,这可能只是个谈判筹码。

  在并入阿里的框架之后,抢占内容这个移动互联网制高点的任务,就交给了UC,一个浏览器标签,显然已经不能再UC的野心,更名是水到渠成之举,并且简单。UC浏览器,成为了UC,做头条、做订阅号(后来又更名为云观)、做“大数据新型平台”,向今日头条宣战,而俞永福也正在一步步深入阿里核心,最终成为阿里大文娱板块的话事人。

  成功的男人虽然离开了初恋,但心里面总会惦记。作为俞永福口中的“事业的初恋”, UC的高权重以及现今扩张的步伐,也就不那么让!

  确实,到现在为UC出面站台的,有俞永福,、UC总裁何小鹏、总经理陈超,就是没看到总编辑的身影。

  可能也有,但或许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于是UC不能说,在内容数量、装机量、日活等等达到同业内领先,但其知名度已经足够响亮,以至于即便不用UC的用户,也知道UC部。

  这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一个梗。你经常能在知乎、微博、微信上看到对UC这一现象的调侃,甚至在直播网站的弹幕上,网友们对此的议论乐此不疲。

  部,其实就是UC的标题党。由于UC头条信息流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垃圾广告软文,而且大部分标题都是开头,以此得名。此外,还有男默女泪部、不转不是中国人部等等。

  夸张,猎奇,悬疑,惊悚,低俗等等,只为点击。在阅读碎片化,这些UC头条的信息以抓眼球的手段,争夺用户有限的时间,不能一概否定。

  毕竟这是机器算法根据大数据所判定的,大众喜好。几乎主流的内容分发平台,都会着这样那样看起来很low,实际上确实low的信息。

  支付宝搞个校园日记,沾染一点low的图,便被吐槽支付鸨,后不得不反思,一把手彭蕾道歉,甚至最终还放弃了做社交。

  UC也想为自己正名。毕竟部,一方面沦为用户的笑谈,另一方面这很容易成为竞争对手的点。自黑,也要有尺度。UC部,明显已经超乎了界限。UC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并曾对标题党进行整顿。

  从另一层面意义来看,标题党的盛行,也意味着平台上其实优质内容是相对匮乏的。UC也正在解决这一问题,提高PGC的权重占比。

  近一年来,UC不仅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还于日前推出了UC名家专栏, 与包括鄢烈山、石述思和邓飞在内的18位知名作家签约,立意严肃阅读。

  UC方面不仅在争夺KOL,同时另一个关键意义在于,向表明 UC 的态度:即摒弃纯粹的标题党和低俗内容。

  一个事实是,虽然UC在各个场合都自诩其已经进入内容平台的第一阵营,但一直顶着UC部的名头,并不利于其在内容分发下半场的竞争。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