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名家专栏> 文章内容

闲话名家紫砂壶收藏

※发布时间:2019-2-18 21:41:1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陈廷敬后人

  近年来,随着市场行情不断走俏,紫砂壶已成为继书画、陶瓷、玉器之后又一个强势收藏板块。民间资本的持续介入已令紫砂壶价格连年暴涨,像一些大师级的作品拍卖价格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名家名壶“一壶千金”现象已不鲜见。

  中国最早的紫砂壶出现在明代正德年间,至万历年间形成以时大彬为代表的第一个制作高峰;清初康熙年间,以陈鸣远为代表形成第二个高峰;乾隆嘉庆时期,又形成以陈曼生和杨彭年为代表的第三个高峰。

  一般而言,以来的名家制壶价格相对便宜。1949年以后,以顾景舟、何道洪等大师为代表的名家名壶作品又上高峰。

  大凡名家高手制壶,都是形体悦目,轮廓周正,线条流畅,比例恰当,做工格外精致。拿掉盖子看,茶壶嘴、壶柄及茶壶口一般是在一个水平面上的。将壶中水倒出,手按住壶盖的小孔或流口,水如果涓滴不出或壶盖不落,可断定是把好壶。好的壶即便有水溢出壶外,也很快能被壶吸干。

  上世纪80年代初,受港台市场影响,内地紫砂壶价格曾一度扶摇直上,市场交易价少则几万元,高则十多万元。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过度炒作造成升值空间严重透支,加上假货,使紫砂壶收藏江河日下。经过十多年调整,紫砂壶市场又渐趋,价格也重新攀升。自2005年以来,名家精品壶整体成交价格显著上升。从收藏角度看,明清时期的紫砂壶价值最高,但由于明清紫砂壶年代久远,难辨,加之赝品、仿品较多,藏家稍有不慎,就会因买入赝品而损失惨重。

  相对来说,现代名家紫砂精品升值空间更大,且投资风险较小,也格外受藏家青睐。如在2011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中,一件由顾景舟、韩美林合作的“提梁盘壶”曾创下1150万元的高价;在2011年匡时秋拍中,何道洪所作的“大涵壶”与“三色松竹梅提梁壶”也分别拍出782万元和770.5万元;在2013年保利春拍中,由顾景舟制壶、赠予江寒汀的“寒汀石瓢壶”以1495万元成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5月中国嘉德春拍“紫泥菁英——紫砂古器与近现代臻品”专场中,著名收藏家罗桂祥旧藏“清代陈鸣远制南瓜壶”,来源清晰可靠,以3220万元价格成交,创下老紫砂拍卖最高成交纪录。

  目前,国内紫砂壶市场过于重视紫砂艺人的身份和头衔,顾景舟、何道洪等大名家作品价格高企,而当代一些中青年紫砂名家的作品价格相对被低估。

  紫砂壶属民间收藏大项,其市场价格与日俱增。但目前市面上紫砂壶仿制品大量出现,地摊上常见的紫砂壶,大多是赝品或粗制滥造的。收藏紫砂壶,要多看早期真品和精品,要提高鉴赏水平,防止陷入紫砂壶收藏“三误区”。

  一是“土”的误区。过去人们认为用紫砂壶泡茶最好,不失茶的原味。宜兴紫砂泥料烧制后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吸水率高,具有一般陶瓷器皿所缺乏的透气性。现在陶艺普及,不少人将紫砂泥料误认为就是一般紫色土或配制出来的“紫砂泥”,用这种原料做出来的“紫砂壶”显然在泡茶功能上是没有优势的。

  二是“老”的误区。许多人以为紫砂壶越老越好,专门藏旧壶、老壶。市面上有两种造假方法,一是将泥料表面做旧,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经常摸的样子,看上去有古旧感,或者用强酸腐蚀做旧;二是将紫砂壶涂上白水泥用水去泡,做成出土效果。其实,衡量一把紫砂壶收藏价值高低的关键还是看艺术价值,并非一定是越老越好。

  三是“色”的误区。宜兴紫砂泥由于其矿区、矿层分布不同,其天然色泽多达几十种,非常奇妙。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本山绿泥(呈米)、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出矿时呈绿颜色,十分难得)和调砂泥等。但不少制壶者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在陶土里随意添加化学原料,最后制作出来的壶色彩虽艳,但泡茶就会有异味,其价值反而不高。